一、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指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有害的自我调节失败的形式。拖延症者会因为要开始或者要完成任何任务或决定而感到焦虑,从而将拖延作为应付这种焦虑情绪的形式。
二、如何克服拖延症?
(1)设定坚定的目标
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为自己提供充足的动力。这是最重要的。
(2)提高执行力,阻断拖延思维
当发现自己出现拖延思维的时候,立刻让自己停止,并用“立刻行动”来代替。通过设想拖延的后果来暗示自己拖延的坏处。
(3)设立奖惩措施
我们可以在完成任务后,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大小等设置奖励措施,同时当没有完成任务时,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通过这样的奖惩制度来帮助自己摆脱拖延。
(4)设置截止时间
一些人为了克服拖延症,会给自己设定一些人为的死线。研究发现,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截止日期,可以帮助一个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拖延的状况。但是,这种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截止日期,比起外部决定的截止日期,比如说学校规定的考试或者公司规定的上交时间来说,外部硬性规定的截止日期,会对一个人克服拖延症更有效一些。
(5)拆解任务,明确优先级
把一个大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把当天的事情理出来,按照”紧急”、“重要”、“次要”、“没必要”的等级顺序,然后逐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