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保存和传递世界文明的成果,是人与人传递信息的媒介,是彼此情感交流的纽带,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形成的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我国通用标准语言—普通话,其前身为明清官话,更早在先秦时代被称为“雅言”,中华民族亦称“华夏民族”,“华”即“衣冠之美”,“夏”即“礼仪之盛”,“夏言”即“雅言”。《论语·述而第七》中有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平日说鲁国方言,但在诵读《诗》《书》、执礼、讲学时,则用雅言。可见早在先秦时代便有使用统一语言的意识。后经南北朝“吴音”、隋唐“汉音”、宋朝《广韵》、元朝“天下通语”、明清“南京官话”和“北京官话”,直至清末,出现“普通话”一词,如今已成为我国统一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近日,明德学院为响应我院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在明德文学社、雅悦吟诵社分别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言类活动。
明德文学社组织开展“推普”小课堂,鼓励各位同学“常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今后明德文学社也会积极开展“讲普通话”活动,让“说好普通话”在学习生活中常态化。雅悦吟诵社开展诗词吟诵活动,吟诵了《诗经·小雅·鹿鸣》,《诗经》中的语言即为“雅言”。同学们在吟诵学习过程中还进行了单韵母、复韵母、卷舌音、翘舌音等专项发音练习,纠正易错字词读音,让优美的中国语言展现其“字正腔圆”的“雅致”风采。



语言文字中体现着“真善美”的精神文明,是一种精神文化。对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而言需要一个规范的语言文字秩序,对人的生活而言需要一个纯洁的语言环境氛围。倡导语言文明、维护语言体系,对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水平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明德学院将积极践行普通话推广活动,愿四海同音,与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