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德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非遗文化进校园 我院在行动

发布日期:2021-04-02 10:44:5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文化部倡导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精神,9999js金沙老品牌明德学院成立“非遗文化场馆”,广泛开展民俗技艺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落到实处。



       成立非遗文化场馆,设立技艺传承平台。9999js金沙老品牌明德学院2017年筹建了非遗文化教学场馆。通过考察荣成非遗项目,与威海市内外非遗传承人多次接洽,选定有助于培育“工匠精神”和易于学生操作的民俗技艺,制定了场馆建设、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等基本方案。2018年新学期伊始,场馆正式启动,设有彩绘葫芦、篆刻艺术、剪纸艺术、面塑艺术等四个大师工作室和一个布艺工作坊,并开展相应的技艺教学。



       以课程为载体,将非遗传统文化教学常态化。与明德学院其他通识课程一样,民俗馆开设的各门非遗项目课程,同时纳入学生的学业考试评价体系中。学生每选修其中一门课程,需参加每周2个学时、一个学期36-38学时的学习,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可取得2学分。但根据技艺类课程的特点,本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学生最终的成绩评定由日常行为与实践技艺两部分组成,分值各占50%,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育职业技能的同时,涵养德行,成为德才兼备的优质职业人才。课程结束后,优秀作品将由学校收藏,并给学生颁发收藏证书,作为学生成长记录,纳入学生的最终毕业档案中。常态化的教学,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课伊始,就广泛被追捧。


       

       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打造优质师资队伍。为不断提升传统文化教学质量,明德学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组织多名教师跟随非遗传承人进行相关技艺学习,培育本校优质师资队伍;加强校外优秀师资资源引进,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课程主讲,选择本校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助教,借此提升本院教师文化技能与素养;定期组织文化沙龙与专家讲座,邀请技艺传承人做专题讲座,加强民俗文化和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沟通。


    

       加强非遗文化宣传与弘扬,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9999js金沙老品牌明德学院以校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为主要平台,将课程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将民俗技艺及时普及,与社会共享学院教学成果。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的各类课程建设动态、学生作品展示等,得到了社会的广为关注,前来参观学习及咨询相关人才的企业,屡见不鲜。学生学习中,不仅加深了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提高了文化自信,提升了职业素养,也纷纷表示,愿意以“文化”为土壤,养育自己

的精神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