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德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明德学院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暨“渔民号子”非遗传承人培养开班典礼活动

发布日期:2021-04-02 10:44:51

        2019年7月8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明德学院明德堂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山东省级项目“渔民号子”传承人、威海市“渔家大鼓”非遗传承人、省级非遗十大模范传承人李永喜先生到场宣讲海洋民俗及非遗传统文化。

 

 

 

       在首先进行的“开班典礼”环节中,李永喜先生就“渔民号子”、“渔家大鼓”的文化价值做了慷慨激昂的宣讲。他表示,荣成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几千年的渔业生产历史,“渔民号子”代表了渔民们与大海、大浪、大风抗争中勤劳勇敢、团结向上的劳动精神,是渔民们的古老歌谣和精神号令,既有鼓舞情绪、调节精神的作用,又有指挥生产、协调动作、统一行动的功能。“渔民号子”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喊唱交替、气势雄浑,灵活多变、形式丰富,带有明显的歌唱风格和浪漫色彩,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民俗价值。然而,随着先进的机械化作业代替了原始的集体人工捕捞,海上作业的人们已经不再需要用“渔民号子”来协调作业,加之喊号子的渔民大多年事已高,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正面临逐渐消亡,其继承受到严重阻碍。因此,传承和发扬“渔民号子”迫在眉睫。这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扬工作的意义所在,更是向广大青少年推广以“渔民号子”为代表的傲然不屈、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之意义所在。李永喜先生的发言使大家深受鼓舞,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

 

 

       随后,全体学生进行了“渔民号子”、“渔家大鼓”拜师仪式,明德学院向李永喜先生颁发了聘书。相关负责人表示,“渔民号子”是万众一心的力量与美的象征,这门课程旨在让海洋文化与海洋文明的种子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生根发芽,让大家认识到“民族的即是独特、民族的即是国家的、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海洋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强调要从年轻一代开始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继往而开来。每个人都应将文化深植于内心,每个人都是文明的火种,都是文明的代言人,都有传承和发扬文化的使命。希望下学期大家将锣鼓敲起来,把号子喊起来,将海洋文明传播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