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系各班: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根据《山东省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19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鲁减发〔2019〕1 号)及威海市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19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威减电〔2019〕1号)精神,为做好今年我院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主题,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各班要紧紧围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树牢风险管理和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坚守安全红线,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深入扎实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持续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二、注重实效,广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班要根据各自特点和风险管理水平,紧紧围绕主题,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大力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动员各方力量,采取多种手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公益短信、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作用,面向师生集中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普及洪涝、台风、风雹、地震、地质、森林火灾、生物、生态环境、海洋等各类灾害以及生产安全、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制作播放公益宣传片、张贴海报、展览图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举办多层次的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技能大赛等活动,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和政策法规宣教进学校、进系部、进班级活动,有效扩大宣传覆盖范围,提升宣传普及效果。积极向新闻媒体推介防灾减灾经验做法等,营造全院参与防灾减灾的舆论氛围。后勤财务处统一制作悬挂横幅,各班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应急演练活动,向师生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普及避险自救互救技能。
三、加强风险防范,深入开展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各班要针对本单位、本部门各类易发灾害事故,建立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联动机制,深入开展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专门人员,引导师生参与,重点对教学、生活区域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开展全面深入的灾害事故隐患排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隐患点要及时上报,根据职责分工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加大各方面投入,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及时消除隐患,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
四、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广泛开展应急演练
各班要按照职责分工,针对区域灾害特点,及时修订完善本单位、本部门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重点针对洪涝灾害、城市内涝、台风、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灾害以及生产安全、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灾害事故预警、应急指挥、人员疏散和搜救、师生生活救助、伤员救治、物资调运、信息共享等演练活动,强化各班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指挥和统筹协调,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和防范应对措施,提高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演练活动要广泛动员师生参与,促进师生熟悉灾害事故预警信号、应急疏散路径、应急避难场所位置,提高转移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五、弘扬生命至上理念,开展“畅通生命通道”专项宣传教育和整治
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是保障群众迅速安全疏散和火灾现场救援的生命通道,必须确保畅通无阻。各班要以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开展畅通生命通道专项宣传教育和整治活动,提高全院对生命通道重要性的认识。重点针对人员密集场所,检查治理各类影响应急疏散和救援的突出问题,包括占用、堵塞和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门窗存在障碍物,疏散辅助设施毁损或缺失,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或充电等,打通居民群众生命通道。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明确责任,根据职责分工第一时间督促整改,确保应急疏散和救援通道畅通。
各班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精心组织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要高度重视各项活动的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大型活动治安管理和消防等有关规定,提前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结束后,将宣传活动影像、图片资料及总结报告通过9999js金沙老品牌教师(QQ)群于5月15日前报后勤财务处(联系人:邹德明;电话:7697539)。
9999js金沙老品牌机电工程系
2019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