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系部首页 >> 系部概况 >> 刘振华名师工作室 >> 正文
名师工作室内部运行管理制度
日期:2018-03-06 作者:海洋生物与医药系 阅读次数: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文件精神,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计划的通知》(鲁教师函〔2017〕30号)刘振华主持的名师工作室获批,学院将依托名师工作室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搭建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促进教师在团队建设、专业教学改革、教研科研、协同研修与创新、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力争培养和造就一批职教名师和专业带头人。 学院及时对名师工作室正式启动和运行,对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示范作用、推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促进优秀教师的快速成长、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实施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计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按照名师工作室的任务和有关要求,根据项目化管理,项目负责人分工负责制,在名师工作室验收时,根据各自分工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学院组织专家进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等,在学院职称评聘时给与:优秀等级10分、良好8分、及格5分的加分奖励,对不及格项目的负责人口5分,负责多个项目的,重复计分奖励,同时,对优秀等级的,在评先树优时给与优先。刘振华主持的山东省名师工作室具体内部运行管理及任务分工如下。

一、政策研究,紧跟发展前沿

任务:服务现代渔业和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顺应“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水产品生态养殖发展趋势。负责人:侯仕营

二、教学质量工程:

1、平台建设:面向水产养殖及相关专业领域,通过名师引领,学校、行业、企业、研究院所联动,搭建优秀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平台空间不低于100平米,科研以微藻研究为主线,教研以取得省市级标杆教学质量工程为目标,将名师工作室建成优秀教师的聚集地和优秀团队的孵化器。

2、平台人员建设:优化组成人员,增加中职教师。侯仕营、王玲玲、栾会妮、马贵范、王珊珊、孙亚敏、董济军、陈辉、柳学周、谷  巍、唐绍林、马新。负责人:栾会妮

3、教改任务:建设期间,教学团队合作教研开发,将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省级教学团队;组成人员:侯仕营、王玲玲、栾会妮、马贵范、王珊珊、孙亚敏、董济军、陈辉、柳学周、谷  巍、唐绍林、马新。等,责任人:刘振华

4、名师培养:精品课开发、教材开发等,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名,责任人:刘振华

三、教材建设:

出版“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出版专业技能标准和培训教材各1部,其中《渔业技术技能操作技术》责任人:栾会妮;《水产病害防治员》,责任人:刘振华;《微生物生产技术》,责任人:刘晓燕;《水产技术员》,责任人:刘振华。

四、专业建设:

依托名师工作室,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带动教学科学研究,提高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期间,将水产养殖专业建成省级品牌专业,项目主要成员:刘振华、陈志兵、聂小伟、侯仕营、栾会妮、王玲玲等,责任人:刘振华、栾会妮等

五、课程建设:建成3门省级及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饵料生物培养技术》,责任人:刘振华;《鱼类增养殖技术》,责任人:栾会妮;《微生物生产技术》责任人:刘晓燕;《无机及分析化学》,责任人:孙亚敏;《水质检测技术》,责任人:王玲玲。

六、教学成果:

获得1项以上省级教学成果奖,责任人:刘振华、侯仕营等。

七、技能比赛获奖

教学能力大赛或创新创业大赛获得1项奖项以上。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奖,责任人:侯仕营;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奖,责任人:马贵范

八、科研

依托名师工作室,带动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增强科学研究和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推荐现代渔业升级,提升养殖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承担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责任人:侯仕营

九、依托名师工作室获得荣誉

获得省级人才荣誉奖励1项,责任人:刘振华

十、社会服务

每年开展不低于100人才的渔业技术人才培训,服务企业技术指导单位至少3家。责任人:侯仕营

       

 

上一篇:名师工作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