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智能船舶领域教学改革,推动《智能船舶运维》课程建设,2025年3月4日至7日,我校船舶工程系副主任滕强教授率课程组教师一行5人,赴大连海事大学开展为期四天的专项研学活动。此次考察聚焦智能船舶核心技术、教学实训平台及科研成果,旨在对标行业标杆,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研学期间,团队深入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系统学习船舶智能航行系统与智能能效管理技术的最新进展。通过专家演示的远程监控平台与岸基支持系统,双方围绕动态避碰算法、智能运维数据链等关键技术展开研讨,并重点考察了“船-岸-云”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为课程体系优化提供新思路。

在轮机工程学院,教师们实地操作新一代轮机模拟器,深入探讨智能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等模块的教学转化路径。学院自主研发的“智能机舱数字孪生系统”及其在船员培训中的应用,为我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革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考察亮点之一是探访全球首艘智能实训船“新红专”号。该船长69.83米,配备全电力吊舱推进系统,集成智能航行、远程控制等国际领先技术。教师团队现场学习其智能运维系统,并参与自动化机舱模拟操作,直观感受智能化船舶的实景应用。

此次研学通过“技术考察+学术对话”双线并行模式,深化了我校与国内顶尖海事院校的合作。大连海事大学在船岸协同、自主航行等领域的成果为高职院校树立了标杆。未来,我校船舶专业将以此为契机,推动从“技能培训”向“智能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为培养高端船舶人才注入新动能。